在農村生活過的人,對柴火灶都不陌生,柴火灶應該是農村較大的特色之一。出生在農村,也在農村長大,對柴火灶的記憶尤為深刻,對柴火飯的味道是念念不忘。
七八十年代,改革開放之初,柴火灶在農村是特別的普遍,每家每戶都會在自家的廚房里用泥磚蓋上一個大大的土灶,每天的燒火做飯煮水,都離不開它。即使是到了現在,國人普遍使用天然氣的時代,依然有不少農村家庭,尤其是老人們在使用柴火灶,乃至是很多農家樂,農家飯店都在推行湖北柴火灶做柴火飯。
但是,.近看到了一些新聞,說是國家在推行天然氣下鄉,可能.終會全面禁止柴火灶的使用。心里也是一咯噔,這到底是真的,還是假的?為什么使用了幾千年的柴火灶,就突然不讓用了呢?
說到這,大家想到的一個原因就是環保。改革開放那么多年,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換,但是空氣質量變差是不爭的事實,仲夏夜每晚躺在曬谷坪上乘涼看滿天星的時光一去不復返了。
人們對柴火灶的觀點,一,農村的土灶污染環境,燒柴會產生滾滾濃煙,對空氣質量有嚴重污染。第二,燒柴需要砍伐樹木,破壞森林。第三,土灶的明火很大,很容易造成火災,不夠安全。所以這些..們就建議禁止柴火灶的使用,讓大家都開始使用燃氣灶,然后國家也就開始推行天然氣下鄉,讓廣大農村逐步減少對湖北柴火灶的使用。
國家的政策,我們要大力支持與落實,..們的出發點也都是好的,是希望在經濟發展的同時,能讓大家居住的環境變得更好。所謂,青山綠水就會金山銀山,有了好的環境,也就會有更好的經濟發展的源頭。但是在很多偏遠農村,無法通天然氣,只能使用傳統的土灶臺。還有很多老人,使用了一輩子的土灶,突然改用天然氣,肯定會用的不習慣,甚至可能因為不會操作而引發一些煤氣泄漏的事故,就得不償失了。土灶臺沒有了之后,以后我們就再也不能吃上地道的柴火飯了,兒時的記憶與味蕾,真的會一去不復返了。
說到這,想問問大家,你們覺得柴火灶的使用對空氣的污染真的有那么嚴重嗎?你們是否支持國家出一個政策,讓所有的人都禁止使用柴火灶而改用燃氣灶呢?
我的觀點:現在使用柴火灶做飯的基本上都是偏遠農村,山區,還有祖輩的老人家了,讓他們去使用柴火灶也不會有什么環保問題,尤其是市面上也有一些新型環保柴火灶,既能減少空氣污染,又不失柴火飯的味道,何嘗不是一種選擇呢。隨著社會的發展,國家城鎮化的推行,柴火灶是一定會退出歷史舞臺的,確實也沒有必要再去專門禁止湖北柴火灶的使用,就讓土灶臺自身自滅好了。